search

及笄的意思

及笄解釋 / 及笄是什麽意思

注音 ㄐㄧˊ ㄐㄧ
拼音 jí jī
簡體 及笄  
相似詞/近義詞 暫無
相反詞/反義詞 暫無
解釋 笄,髮簪。古代女子年滿十五歲而束髮加笄,表示成年。後世遂稱女子適婚年齡為「及笄」。明.湯顯祖《牡丹亭.第一○齣》:「年已及笄,不得早成佳配。」
詳細解釋
  • 《禮記·內則》:“﹝女子﹞十有五年而笄。” 鄭玄 注:“謂應年許嫁者。女子許嫁,笄而字之,其未許嫁,二十則笄。”笄,髮簪。後因稱女子年滿十五為及笄。《舊唐書·后妃傳下·女學士尚宮宋氏》:“﹝ 庭芬 ﹞生五女,皆聰惠……年未及笄,皆能屬文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十回:“ 魯老先生 有個令愛,年方及笄。” 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吳喆》:“女年甫及笄,有容色。”
  • ◎ 及笄 jíjī[be old enough to marry;girl's coming of age] 指女子到了可以許配或出嫁的年齡(笄:束髮用的簪子。古時女子十五歲時許配的,當年就束髮戴上簪子;未許配的,二十歲時束髮戴上簪子)女子許嫁,笄而醴之,稱字。——《儀禮·士昏禮》年已及笄
  • 笄,髮簪。古代女子年滿十五歲而束髮加笄,表示成年。後世遂稱女子適婚年齡為「及笄」。明.湯顯祖《牡丹亭.第一○出》:「年已及笄,不得早成佳配。」
  • 【及笄】類似詞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