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

皈依的意思

皈依解釋 / 皈依是什麽意思

注音 ㄍㄨㄟ ㄧ
拼音 guī yī
簡體 皈依  
相似詞/近義詞 暫無
相反詞/反義詞 暫無
解釋 歸信佛教。唐.李頎〈宿瑩公禪房聞梵〉詩:「始覺浮生無住著,頓令心地欲皈依。」
詳細解釋
  • 1. 佛教語。原指佛教的入教儀式。表示對佛、法(教義)、僧三者歸順依附,故也稱三皈依。後多指虔誠信奉佛教或參加其它宗教組織。 唐 李頎 《宿瑩公禪房聞梵》詩:“始覺浮生無住著,頓令心地欲皈依。”《西遊記》第五二回:“前聞得 觀音尊者 解脫汝身,皈依釋教,保 唐僧 來此求經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伍秋月》:“生素不佞佛,至此皈依甚虔。” 孫中山 《中國問題的真解決》:“當時的大學士 徐光啟 ,其本人皈依了天主教。”2. 謂身心歸向、依託。 清 鈕琇 《觚賸·圓圓》:“ 圓圓 皈依上將,匹合大藩。” 嚴復 《有如三保》:“然則以 孔子 之道例今人,乃無一事是皈依 孔子 。” 葉聖陶 《倪煥之》二九:“這惟有皈依酒了。”
  • ◎ 皈依 guīyī[the ceremony of proclaiming sb.a Buddhist] 佛教名詞。信仰佛教者的入教儀式。因對佛、法、僧三寶表示歸順依附,故亦稱“三皈依”始覺浮生無住著,頓今心地欲皈依。——唐· 李須《宿營麼禪房聞梵》
  •   皈依指身心歸向而依投於佛、法、僧三寶,亦作「歸依」;所謂皈依佛寶以為師,皈依法寶以為藥,皈依僧寶以為友,故亦稱「三皈」。皈依在梵語中含有救濟、救護之義,即藉依三寶之功德威力,以加持、攝導皈依者。  據〔大毘婆沙論〕卷三十四所載,有關能歸依之體,約有以下數端:以名等為能歸依者,以語業為能歸依者,以身業為能歸依者,以信為能歸依者。總之,身語業及能起彼之心,心所法,諸隨行等善之五蘊為能歸依之體。而〔大乘法苑義林章〕卷四舉出歸依之異於敬禮者有七種:(1)歸依唯局於身、語二業; (2)必其歸三寶而成業,故歸依之境廣; (3)歸依必「盡未來際」; (4)歸依情懇,通於表業與無表業; (5)歸依必合於身、語二業,其義較重; (6)歸依帶相,故唯於欲、色二界有之; (7)歸依乃觀真理而成,故義較勝。  一般而言,三寶有所謂「自性之寶」與「住持之寶」。自性之寶中的佛,是指自性之覺;法是指自性之正;僧是指自性之淨。而住持三寶中,佛是指象徵佛陀崇高完美人格之木雕,泥塑、紙畫的佛像;法是指三藏經典;僧是指剃髮袈裟的僧尼。住持就是久住於世以保持佛法之三寶之意;若眾生不具自性三寶,則住持三寶地無所施用。倘若不藉助於住持三寶以增上緣,則眾生雖具自性三寶,也永無開發之日。所以二者是借外緣反照內心,表裡一致。若信奉佛教者對此產生虔敬歸附之心,稱歸依。所以歸依的最終目的,仍是歸向於自己之圓覺佛性。--作者:傅錫壬
  • 歸向依附。 【造句】他歷經大起大落之後,有感於人生無常,決心皈依佛門。
  • 歸信佛教。唐.李頎〈宿瑩公禪房聞梵〉詩:「始覺浮生無住著,頓令心地欲皈依。」
  • 【皈依】類似詞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