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

天壇的意思

天壇解釋 / 天壇是什麽意思

注音 ㄊㄧㄢ ㄊㄢˊ
拼音 tiān tán
簡體 天坛  
相似詞/近義詞 暫無
相反詞/反義詞 暫無
解釋 1.古代帝王祭天的高臺。《宋書.卷二一.禮志三》:「光武建武中,不立北郊,故后地之祇,常配食天壇,山川群望皆在營內,凡一千五百一十四神。」
2.地名。位於北平市正陽門外大祀殿之南。為明、清兩代帝王祭天之處。
詳細解釋
  • 1. 封建帝王祭天的高臺。《宋書·禮志三》:“ 光武 建武 中,不立北郊,故後地之祇常配食天壇。”《南齊書·禮志上》:“郊為天壇。”2. 王屋山 的絕頂,相傳為 黃帝 禮天處。 唐 杜甫 《昔遊》詩:“ 王喬 下 天壇 ,微月映皓鶴。” 仇兆鰲 注:“ 王屋山 絶頂曰 天壇 。” 宋 陳師道 《談叢》卷十八:“ 王屋 天壇 ,道書雲 黃帝 禮天處也。”3. 指 北京 的天壇,為 明 清 兩代帝王用以祭天和祈禱豐年之處。始建於 明 永樂 十八年(公元1420年)。是我國現存的規模最大的封建時代祭祀建築。
  • ◎ 天壇 Tiāntán[The Temple of Heaven in Beijing] 明清兩代帝王用以祭天和祈禱豐年的建築。在原北京外城的東南部。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。總面積為273公頃。主要建築祈年殿、皇穹宇、圜丘建造在南北縱軸上
  • 《明史.禮一,樂一》、《清史稿.禮二,樂一》、蕭默《中國建築史》。--作者:劉鳳學
  • 祭祀場所;郊祀時禮儀舞蹈舉行場所。天壇是皇帝祭天的場所,是壇廟祭禮中最隆重的一項禮儀。元成宗(1294~1307)即位,建天壇在大都城南七裡,約即今北京天壇的位置。現在北京天壇,建築巨集偉,是明朝(1368~1644)重要工程之一。自永樂四年(1406)設計施工,歷時十四年,至永樂十八年(1420)始行完工。天壇面積有二百七十三公頃。天壇建築以藍色為基調,象徵殿宇建於「天」中。天壇主要建築有:祈年殿、皇穹宇、圜丘壇及齋宮等。天壇的位置原在北京南郊,明朝嘉靖二十二年(1543)北京加築外城,才將天壇包括在外城之內。北京天壇自1420年建成後,明清兩代諸帝王,每年正月上辛日均到天壇祈年殿祭天、祈求五穀豐收,禮儀過程中依古制均在獻祭時舉行樂舞;洪武元年(1368)所定之樂舞曲名:迎神,奏「中和之曲」。奠玉帛,奏「肅和之曲」。奉牲,奏「凝和之曲」。初獻,奏「壽和之曲」,《武功之舞》。亞獻,奏「豫和之曲」,終獻,奏「熙和之曲」,俱「文德之舞」。徹豆,奏「雍和之曲」。送神,奏「安和之曲」。望燎,奏「時和之曲」。遇大旱時,在此舉行祈雨活動,稱謂常雩。清建國之初依滿族舊制,迎神祭天用《莽式舞》,旋即採用明制;初獻,用《干鏚舞》,亞獻、終獻舞《羽龠》。
  • 位於北平市正陽門外大祀殿南方之地。為明、清兩代帝王祭天之處。 【造句】明、清兩代帝王按古禮,在每年冬至這一天,要到天壇行祭天禮。
  • 古代帝王祭天的高臺。 【造句】古代帝王每年都要在天壇祭天和祈求豐年。
  • 古代帝王祭天的高臺。《宋書.卷二一.禮志三》:「光武建武中,不立北郊,故後地之只,常配食天壇,山川群望皆在營內,凡一千五百一十四神。」地名。位於北平市正陽門外大祀殿之南。為明、清兩代帝王祭天之處。
  • 【天壇】類似詞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