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

伏罪的意思

伏罪解釋 / 伏罪是什麽意思

注音 ㄈㄨˊ ㄗㄨㄟˋ
拼音 fú zuì
簡體 伏罪  
相似詞/近義詞 認罪
相反詞/反義詞 暫無
解釋 1.承認自己的罪。《後漢書.卷三三.馮魴傳》:「汝知悔過伏罪,今一切相赦,聽各反農桑,為令作耳目。」
2.犯罪處了死刑。《史記.卷四三.趙世家》:「晉國有法,始亂者死。夫二子已伏罪而安于獨在。」
3.隱伏未發的罪。《漢書.卷九八.元后傳》:「是歲,新都侯莽告長伏罪與紅陽侯立相連,長下獄死,立就國,語在長傳。」
詳細解釋
  • 1. 服罪;認罪。《史記·循吏列傳》:“追而不及,不當伏罪,子其治事矣。” 宋 葉適 《朝議大夫王公墓誌銘》:“ 彭 遂伏罪,一州稱明。”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四》:“婦不知此事先為所偵,遂惶駭伏罪。”2. 過去未暴露的罪行。《漢書·元后傳》:“是歲, 新都侯 莽 告 長 伏罪與 紅陽侯 立 相連, 長 下獄死, 立 就國。” 顏師古 注:“伏罪謂舊罪陰伏未發者也。”《東觀漢記·北海靖王劉興傳》:“縣吏 張申 有伏罪, 興 收 申 案論,郡中震慄。”
  • ◎ 伏罪 fúzuì[admit one's guilty] 原指受到應有的懲罰;現指承認自己所犯的罪行
  • 【伏罪】類似詞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