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

文過飾非的意思

文過飾非解釋 / 文過飾非是什麽意思

注音 ㄨㄣˋ ㄍㄨㄛˋ ㄕˋ ㄈㄟ
拼音 wèn guò shì fēi
簡體 文过饰非  
相似詞/近義詞 掩罪藏惡
相反詞/反義詞 洗心革面
解釋 掩飾過失、錯誤。《清史稿.卷三七八.蘇廷魁傳》:「今該御史請收回成命,朕非文過飾非之君,豈肯回護?」也作「護過飾非」、「飾非文過」。
詳細解釋
  • 掩飾過錯。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惑經》:“豈與夫庸儒末學,文過飾非,使夫問者緘辭杜口,懷疑不展,若是而已哉!” 宋 朱熹 《答張敬夫書》:“為機變之巧,則文過飾非,何所不至,無所用恥也。”《明史·盧洪春傳》:“較夫挾數用術,文過飾非,幾以聾瞽天下之耳目者,相去何如哉!” 鄒韜奮 《硬吞香蕉皮》:“其實錯了就自己老實承認,倒是精神安泰的事情,文過飾非是最苦的勾當。”
  • ◎ 文過飾非 wénguò-shìfēi[cover up one's errors by excuses;conceal faults and glass over wrongs] 明知有過錯而故意隱瞞掩飾
  • 5 造句 出處《論語·子張》:「小人之過也,必文。」正義曰:「小人不欲改過,故於人之責之也,則為文飾之言以自解,若為無過者然。」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:「齊闢臣對景公曰:『君子有過,則謝以質,小人有過,則謝以文,文謂文飾也。』」 意義掩飾自己的過錯。 近義詞掩瑕藏疾 諱疾忌醫 反義詞聞過則喜 退思補過 改過不吝 造句做錯事要勇於承認,不要總是文過飾非,你將失去重新學習的機會。
  • 掩飾過失、錯誤。 【造句】犯了錯就要坦承不諱,千萬不可文過飾非,推託責任。 目錄
  • 掩飾過失、錯誤。《清史稿.卷三七八.蘇廷魁傳》:「今該御史請收回成命,朕非文過飾非之君,豈肯回護?」也作「護過飾非」、「飾非文過」。
  • 修訂本參考資料:掩飾過失、錯誤。清史稿˙卷三七八˙蘇廷魁傳:今該御史請收回成命,朕非文過飾非之君,豈肯回護?亦作護過飾非、飾非文過。
  • 05.《醒世姻緣傳.第四七回》:「只是起先不與他推情細斷,據了自己偏心,後來又不肯認錯,文過飾非,幾致絕了人家宗祀。」
  • 04.《清史稿.卷三七八.陳慶鏞列傳》:「今該御史請收回成命,朕非文過飾非之君,豈肯回護?」
  • 03.《明史.卷二三四.盧洪春列傳》:「較夫挾數用術,文過飾非,幾以聾瞽天下之耳目者,相去何如哉!」
  • 02.《宋史.卷三二一.劉述列傳》:「去年因許遵文過飾非,妄議自首按問之法,安石任一偏之見,改立新議,以害天下大公。」
  • 01.唐.劉知幾《史通.卷一四.惑經》:「豈與夫庸儒末學,文過飾非,使夫問者緘辭杜口,懷疑不展,若斯而已哉?」
  • 釋義 「文過」,掩飾過失。語本《論語.子張》。「飾非」,遮掩過錯。語出《莊子.盜跖》。「文過飾非」指掩飾過失、錯誤。△「諱疾忌醫」典源1、「文過」:《論語.子張》子夏曰:「小人之過也必文1>。」 (1) 文:音ㄨㄣˋ,掩飾。 2、「飾非」:《莊子.盜跖》柳下季曰:「先生言為人父者必能詔其子,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,若子不聽父之詔,弟不受兄之教,雖今先生之辯,將奈之何哉!且跖1>之為人也,心如湧泉,意如飄風,強足以距敵2>,辯足以飾3>非,順其心則喜,逆其心則怒,易辱人以言。先生必無往。」 (1) 跖:盜跖,生卒年不詳。柳下季的弟弟,春秋時的大盜,生性暴虐,橫行天下。跖,音ㄓˊ。(2) 距敵:抗敵。距,通「拒」。(3) 飾:遮掩、偽裝。典故說明「文過飾非」系由「文過」和「飾非」二語組合而成。「文過」是出自《論語.子張》。卜商,字子夏,春秋時衛國人,為孔子弟子,擅長文學、孔門詩學。根據《論語》的記載,他曾經說過:「無德智修養、人格卑劣的人犯了錯,不但不知道改進,還會企圖掩飾他的過失。」「飾非」則是出自《莊子.盜跖》。孔子和柳下季是朋友,有一天孔子跟他說:「當父親的必定會告誡自己的孩子,身為兄長的也一定會教導自己的弟弟,引導他們走向正途。假如這些都做不到,那麼就不用注重父子兄弟之間的親情了。今天,你是有才德的人,弟弟盜跖卻是個為害天下的大盜,不能教導他引他走向正道,我替你感到羞愧。我自願替你當說客去勸勸他。」柳下季就回答說:「當為人晚輩不聽父兄的勸戒時,即使像先生您這麼能言善辯,又能拿他怎樣呢!況且盜跖的為人,思想靈敏猶如噴湧的泉水,情緒變化起伏就像驟起的狂風,飄忽不定,力量強大可以抵抗敵人的攻擊,口齒伶俐足以遮掩自己的過失,順他的心意就高興,不順心就生氣,而且容易用話來侮辱人。您就不用去了。」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「文過飾非」這句成語,用來指掩飾過失、錯誤。書證
  • 【文過飾非】類似詞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