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

碑帖的意思

碑帖解釋 / 碑帖是什麽意思

注音 ㄅㄟ ㄊㄧㄝˋ
拼音 bēi tiè
簡體 碑帖  
相似詞/近義詞 碑本﹑石本
相反詞/反義詞 暫無
解釋 1.石刻文字的拓印本。
2.古代書法家留傳後代的書法,刻於石碑者稱之為「碑」,寫於紙絹者稱之為「帖」。
詳細解釋
  • 石刻、木刻文字的拓本或印本,可供學習書法用。 明 曹昭 《格古要論·古墨跡論上》:“用紙加於碑帖上。嚮明處以遊絲筆圈卻字畫,填以濃墨,謂之響搨。” 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藝能·書》:“第一等有絶頂天資可以比擬 鬆雪 、 華亭 之用筆者,則令其讀經史,學碑帖,遊名山大川,看古人墨蹟,為傳世之學。” 曹禺 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每天晚上他由書房歸來,必須在祖父屋裡背些《昭明文選》、《龍文鞭影》之類的文章,偶爾還要臨摹碑帖,對些乾澀的聰明對子。”
  • ◎ 碑帖 bēitiè[a rubbing from a stone inscription] 石碑的拓本
  •   碑帖為碑和帖之總稱。碑名始於周代,〔說文解字〕雲:「碑,堅石也」,其義有三,一為宮寢庠序中庭測日景之石。〔儀禮.聘禮〕:「東面北上,上當碑」。鄭玄注:「宮必有碑,所以識日景,引陰陽也」。二為廟中系牲之石。〔儀禮.祭義〕:「既入廟門,麗於碑」。孔穎達疏「君牽牲入廟門,繫著中庭碑也」。三為墓所下棺之大木,形如碑。〔禮記.檀弓〕:「公室視豐碑,三家視桓楹」。鄭玄注:「豐碑,斵大木為之,形如石碑。於槨前後四角樹之,穿中於間為轆轤,下棺以繂繞」。可見早期碑之形制和後來之碑是不同的。在墓地樹碑刻文,始於漢代。最初之碑,有穿有暈,題額刻於穿上暈間,偏左偏右,各因其勢,不必皆在正中。碑文則刻於額下,偏於碑右,不皆佈滿。魏、晉以後,穿暈漸廢,額必居中,文必佈滿。碑首稱額,額上有篆字標題,一般稱之為篆額,以後也有用隸書、楷書、行書題額。漢代碑額有圭形、圓形帶繩紋、又有圓形而有暈者。此外,碑額上還有雕刻螭龍、虎、鳥者。唐代多為蟠龍,也有雕刻佛像者。碑之正面稱之為陽,刻碑文;碑之反面謂之陰,刻題名;碑之左右兩側謂側,亦用以刻題名。碑座稱跌,有龜趺、方跌等不同形式。東漢以後所立之碑,主要為某山、某廟、某人所立。碑與刻石字型也在不斷髮展中變化,秦時為小篆,西漢時為篆隸相兼之最初隸書,東漢順帝后,成為有撇捺之隸書。書法趨向精巧,變化多端,各盡其妙。東晉後期又演變為楷書,直至近代。唐代是其最盛時期。碑之傳拓大概始於蕭樑而盛於唐,據唐宋人記載,唐時名人寫碑,當時即有拓本,如敦煌石室發現的唐太宗書〔溫泉銘〕、歐陽詢書〔化度寺碑〕、柳公權書〔金剛經〕之唐代拓本,今存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。  帖,本為「帛書署」之意,即以帛作書,書於帛者曰帖,書於竹木者曰簡冊。漢代,帖為寫體之名,凡屬寫字之小件篇幅,皆稱之為帖。東晉時,帖又成了名人翰墨的稱呼,當時尚好蓄名家手跡,視為珍祕,如陸機〔平復帖〕、王義之〔十七帖〕等。宋代,收歷代名家書跡刻於木或石上,稱為刻帖,後變為習字範本之義- -習字帖。帖為橫石,置之室內或鑲於牆壁間,供人傳拓。一般石高約尺許,寬約2尺5、6。也有用木板刻的,多用梨木。帖作為書法流派,乃至明清時代開始標舉。刻帖皆為雙鉤上石,即是把古人墨跡,一般按每塊石兩開半,在石上留出天地鑲邊。把透明紙覆在墨跡上,用墨筆細細鉤出,正面鉤完後,再用淨水調勻的珠砂在背面一一再鉤之,鉤完後即可上石。上石之過程為:把磨好之橫石擦上黑色,再用微有粘性之物品擦遍,然後把鉤好字之透明紙,紅面朝下,用木棰墊氈,將每字齊齊棰打。如此,原紙背面鉤之紅字,就完全粘在石上,把紙揭去,即可奏刀刻之。--作者:沈津
  • 石刻文字的拓印本。古代書法家留傳後代的書法,刻於石碑者稱之為「碑」,寫於紙絹者稱之為「帖」。
  • 【碑帖】類似詞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