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

逐浪隨波意思

成語逐浪隨波解釋 / 逐浪隨波是什麽意思

注音 ㄓㄨˊ ㄌㄤˋ ㄙㄨㄟˊ ㄅㄛ
拼音 zhú làng suí bō
意思/解釋 義參「隨波逐流」。見「隨波逐流」條。
逐浪隨波造句
相似詞/近義詞
相反詞/反義詞
成語故事 此處所列為「隨波逐流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「隨波逐流」字面義是順著水流而行,引申為人順著環境潮流行事,最早的源頭是屈原的〈漁父〉一文。屈原是戰國時楚國大夫,後因受讒言被流放至江南,作〈漁父〉一篇以申己志。〈漁父〉使用設問的方式,假託一名江邊漁父與屈原對話,用以表達他不願同流合污的心聲。文中寫到屈原在被放逐後,披頭散髮,形容枯槁地在江邊行走。有一位漁父看到他,問他說:「您不是三閭大夫嗎?怎麼落得此地步?」屈原回答:「因為舉世皆濁只有我獨清,眾人皆醉而我獨醒,不見容於朝廷,所以被放逐於此。」漁父便問:「自古以來,聖人都能隨環境變化調整自己,既然舉世皆混濁,何不淈其泥揚其波呢?」「淈」(ㄍㄨˇ)是擾亂而使其混濁之意,「淈其泥揚其波」就是要屈原隨著大環境,跟著眾人起舞,一起沉淪。《史記.卷八四.屈原列傳》也收錄這篇文章,同句話則載為「隨其流而揚其波」,意思與原意相似。後來「隨波逐流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比喻人沒有確定的方向和目標,只依從環境潮流行事。

逐浪隨波造句

    1、當全組同學爭得面紅耳赤時,李麗總是附合多數人的意見。


    2、當全組同學爭得面紅耳赤時,李麗總是附合多數人的意見。


    3、 當全組同學爭得面紅耳赤時,李麗總是附合多數人的意見。


    4、 當全組同學爭得面紅耳赤時,李麗總是附合多數人的意見。


    5、當全組同學爭得面紅耳赤時,李麗總是附合多數人的意見。


    6、當全組同學爭得面紅耳赤時,李麗總是附合多數人的意見。


    7、 當全組同學爭得面紅耳赤時,李麗總是附合多數人的意見。


    8、扳樓入閣,渾如野鳥棲巢;,一似游魚翻.


    9、當全組同學爭得面紅耳赤時,李麗總是附合多數人的意見。


    10、當全組同學爭得面紅耳赤時,李麗總是附合多數人的意見。


    11、當全組同學爭得面紅耳赤時,李麗總是附合多數人的意見。


    12、 當全組同學爭得面紅耳赤時,李麗總是附合多數人的意見。


    13、當全組同學爭得面紅耳赤時,李麗總是附合多數人的意見。


    14、幾塊一尺見方的紅木飄浮在水面上,,飄蕩不定。


    15、在一片風雨飄搖的大海面上,清心像是一葉孤舟毫無目的的漂流,黑暗、寒冷、孤獨一切都佔據著清心的內心。


    16、晴天一聲驚雷,如同晴天霹靂,響徹在巨城的天際,巨響如同一個波動,振幅著海上的波濤蕩起,海船


    17、恐怖!在這改變水文天象的力量面前,人是渺小塵埃,可這應而去的存在,卻定在空中,大吼:“誰說氣場只是精神攻擊!”。


    18、茫茫夜色之中,渺渺海天之間,卻見一艘只豎著一根桅杆的小船,正,漂流於海面之上。


    19、其實她的身世也蠻可憐的,自幼沒了父母,一個人在世上孤苦伶仃的,就像這水中的浮萍,,飄落無依。


    20、珍珠之歌盪漾,餘音嫋嫋,終於完全消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