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

劍拔弩張意思

成語劍拔弩張解釋 / 劍拔弩張是什麽意思

注音 ㄐ|ㄢˋ ㄅㄚˊ ㄋㄨˇ ㄓㄤ
拼音 jiàn bá nǔ zhāng
意思/解釋 (一)劍已拔出,弓已上弦,是搏鬥就要開始的現象。形容形勢緊張或聲勢逼人。語本《漢書.卷九九.王莽傳下》。△「一觸即發」、「兵接弩張」(二)形容書法筆力雄健。語出南朝梁.袁昂《古今書評》。
劍拔弩張造句 一、語義說明
形容形勢緊張或聲勢逼人。
使用類別用在「危急緊迫」的表述上。
造句
<01>雙方就這樣劍拔弩張地對峙著,誰也不肯先讓步。
<02>他突如其來的一個笑話,緩和了室內劍拔弩張的氣氛。
<03>兩國各在邊境上部署重兵,形勢劍拔弩張,大戰一觸即發。
<04>他們怒目相視,誰也不讓誰,現場形成了劍拔弩張的緊張局面。
二、語義說明
形容書法筆力雄健。
使用類別用在「筆力強勁」的表述上。
造句
<01>這匾額上「天地正氣」四個大字寫得真是劍拔弩張,氣派非凡。
<02>屋子裡擺設雖然精潔,一幅掛在中堂的對聯卻是呈現著劍拔弩張的氣勢,透露著主人不凡的胸襟。
相似詞/近義詞 一觸即發 箭在弦上
相反詞/反義詞 心平氣和 相安無事
成語故事 (一)「劍拔弩張」原作「拔刃張弩」。新朝地皇三年時,劉歆因為二個兒子、女兒和門人被王莽殺害,非常傷心,又害怕自己可能大禍臨頭,於是與王涉、大司馬董忠共謀兵變。但劉歆迷信天意,告訴眾人要等掌理戰事的太白星出現,才能舉兵,以致錯失先機。地皇四年,孫伋、陳邯向王莽密告劉歆將要謀反,王莽急召劉歆等入朝。盤問後,下令將劉歆等叛臣下獄。董忠欲拔劍自殺,這時侍中王望看到這種情形,就大聲嚷嚷說:「大司馬要造反了!」於是董忠馬上就被護衛殺死。因為董忠是輔國重臣,王涉是王莽叔父王根之子,劉歆則是與王莽有幾十年情誼的舊臣,因此王莽不願讓此事傳開,導致內亂。所以當其他將領率領大軍趕至時,大批兵士都拔出劍,弓也上弦,形勢十分緊張。更始將軍史諶告訴大家說:「大司馬董忠得了急性的瘋病,已經把他殺了,現在沒事了,大家可以收兵了。」眼見董忠已死,劉歆、王涉也只有自殺,這場密謀已久的兵變也就這麼失敗了。後來「劍拔弩張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形容形勢緊張或聲勢逼人。(二)南朝梁.袁昂在《古今書評》一書中,評論許多書法家的筆法。其中韋誕是三國魏著名的書法家和製墨家。他寫的「章草」已臻成熟,有草聖之稱。袁昂認為韋誕的筆法:「如龍威虎振,劍拔弩張。」意思就是說韋誕的書法,就像龍盤繞著,虎振奮欲起,筆力雄健。像劍已拔出,弓已張開,筆勢豪放。後來「劍拔弩張」被用來形容書法筆力雄健。

劍拔弩張造句

    1、在劍拔弩張的氛圍中,這兩家公司的談判開始了。


    2、兩幫黑社會人物準備打鬥,正在劍拔弩張之際,警察突至,把他們一網打盡。


    3、有關20世紀30年代的舊爭論令兩國劍拔弩張


    4、兩位青年人爭吵得那麼厲害,簡直到了劍拔弩張的程度。


    5、然而這些對立的陣營依然劍拔弩張的相抗衡著。


    6、雙方各不相讓,劍拔弩張


    7、在五個小時中,雙方一會兒從談笑風生變成劍拔弩張,一會兒又恢復談笑風生。


    8、對於這個結果的不滿,大家差點弄得劍拔弩張


    9、屋子裡擺設雖然精潔,一幅掛在中堂的對聯卻是呈現著劍拔弩張的氣勢,透露著主人不凡的胸襟。


    10、她們慾壑難填,時而爭風吃醋,時而為爭奪權力而劍拔弩張


    11、這才是劍拔弩張的布魯塞爾峰會的真實教訓。


    12、劍拔弩張的關係會因為報復行動而輕易升級。


    13、雙方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,公安幹警及時趕到,才制止了這場一觸即發的械鬥。


    14、敵我雙方劍拔弩張,一觸即發。


    15、他突如其來的一個笑話,緩和了室內劍拔弩張的氣氛。


    16、雙方就這樣劍拔弩張地對峙著,誰也不肯先讓步。


    17、躲過了急急火火的尹小楓,錯過了,劍拔弩張的校長與王查理的對質,待他們都走後,沐空空在教導主任驚恐詫異的眼神中辦好轉學手續……


    18、當最終楚遲走到趙祈偉面前的時候,兩個人之間的氣氛頓時變得劍拔弩張起來。


    19、敵我雙方劍拔弩張,一觸即發。


    20、最後雖沒當成記者,但命中註定與記者長相左右,雙方時而劍拔弩張、時而銷兵洗甲,定期開演“你整我、我整你”的劇碼。